媒体聚焦

科学时报:涂光炽—地学大师创新思想勉后人

发布时间:2010-04-14
 
□熊和生 本报记者 祝魏玮
 
“地学大师,学界楷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纪念涂光炽院士九十诞辰文集》的题词。在4月12日召开的纪念涂光炽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路甬祥对涂光炽先生的这一称谓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第一个在大会上发言,他列举的一组数字见证了涂光炽将自己全部精力倾注于我国矿产资源的研究和地学发展上。
 
涂光炽先后考察过国内外400多个矿床,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以及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六大洲。他每年在野外的工作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即使是在做了胃切除和心脏大手术以后,他仍然坚持多次较长时间到新疆、华东、西南等地工作和考察。
 
在近70年的地学研究工作中,涂光炽始终将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组织领导了加速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研究和湘黔金刚石的找矿等。他不但提出了早已为世界地质界确认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两大全球性汞—锑矿带外,还提出了全球第三条巨型汞—锑矿带——中亚—秦岭汞—锑矿带及其特征。
 
“他的论文《南库茨 奇哈和卡拉巴什的含铜黄铁矿床》不仅提出了两个重要结论,还描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12种矿物质。”莫斯科大学副校长V·T·特拉菲莫夫也特地赶来参加这场报告会,他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涂光炽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期间对世界矿产资源研究作出的贡献。
 
欧阳自远用了4张幻灯片才列举完涂光炽的部分获奖成果,其中,仅国家级获奖成果就有近20项。在纪念会上,协办单位还举行了由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撰写序言的《涂光炽院士图传》等图书的首发仪式,其中,科学出版社编写的《涂光炽学术文集》用了足足800页,但也仅囊括了他著作的一部分。与会代表表示,与这些著作和成果相比,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他的思想。
 
在地学研究和地质学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长期争论中,不少人受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束缚,习惯于用“一刀切”的方法,即只能“非此即彼”。涂光炽则重视“亦此亦彼”,注意过渡态,关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通过实践,他认识到煤和油关系中的煤成气;现代成矿作用与古老成矿作用的关系中的“亦此亦彼”特征等。
 
中科院院士傅家谟不能忘记1982年涂光炽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作的一次报告,报告中,涂光炽辩证地将改造矿床的形成机制与油气成因机制进行对比,提出两者的相似性与不同点。
 
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翟裕生表示:“他善于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复杂的成矿学研 究。他的有关矿床学研究法的论述十分精辟,我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并使几代矿床专家受益。”
 
1993年7月22日,涂光炽在实验室里写下这样一段话:“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 细致。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文字要言简意赅。”文末,涂光炽写道:“我是中国科学院矿床地 球化学开放实验室成员之一,书此以自勉,并与开放室同志共勉。”
 
在这条治学格言的影响下,近200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从涂先生的实验室走向了国内外百余个 研究部门和大专院校,并成为这些单位的科研、教学骨干。如今,这条格言正在影响着更多的人。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和缅怀涂光炽先生,就是要学习他高尚的科学品德和宝贵的学术思想, 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的科学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科技 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在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代为宣读的致大会的贺信中,路甬祥强调了纪念和缅怀涂光炽先生 的重要意义。
《科学时报》 (2010-4-13 A1 要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