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科学时报】艰苦创业勇攀高峰 开拓创新再造辉煌

发布时间:2011-07-22

地化所现任领导班子

涂光炽先生题词

促进人才成长机构奖

学科布局与机构设置

 
七一红歌比赛现场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地处西南边陲省会城市贵阳的地球化学所也经历了45年的风雨历程。近半个世纪的创新发展,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地球化学所在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以及天体地球化学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并造就了一批学术大家,这是地球化学所向世人昭示的勃勃生机,也是地球化学所向中国共产党9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1966年,地球化学所在贵阳成立,来自中科院地质所、中科院贵阳化学所、地质所昆明工作站的老一辈科研工作人员会聚到贵阳,在侯德封、涂光炽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与带动下,为地球化学所的创立、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科院办院方针的指引下,地球化学所现已跻身于世界地球科学的前沿,在国际地球化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自建所以来,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内的重大科研成果260余项,建立和发展了地球化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层次地球化学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地球化学所设立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和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等四大研究机构,具有配套完善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平台。
 
45年的风风雨雨,铸就了坚强奋进的地球化学所。目前,在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十二五”时期,地球化学所将抢抓机遇,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研究所,让地球化学研究事业在此翻开崭新的篇章。
 
艰苦创业铸丰碑
 
科学和技术的产生及其兴衰变化,与时代背景、外部条件等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地球化学所从建所初期的艰苦前行,到如今大步跨越,地球化学学科都伴随着研究所的成长而日益发展,一方面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上正显现其基础理论和方法优势,另一方面也正在为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运而生的地球化学所
 
在那个国家急需发展钢铁工业的年代,侯德封、叶连俊等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一批年青人奔赴全国各地,应用地球化学理论在全国许多地方找到锰矿,阐明了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随着矿产资源的地球化学科研工作的开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了传统的地质工作外,还需要地球化学科研机构进行专业性研究,因此建立专门的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势在必然。
 
1964年9月,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领导根据中科院的部署作出了将该所地球化学部分搬迁三线的决定;同年10月,地质研究所组建搬迁工作小组;1965年2月,中科院党组下文将地质研究所的内生矿床地球化学室、外生矿床地球化学室、岩石室的相关部分搬迁至贵阳,与贵阳化学所合并建立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并于1966年2月开始正式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名称对外开展工作。
 
在首任所长侯德封(兼)、涂光炽等老一辈科学家和老干部的带领下,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始了她的45年征程。
 
创新学科发展
 
45年的发展过程中,地球化学研究所建立和发展了地球化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地球化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解决了国家资源环境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大量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地球化学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等地球化学的学科体系;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如:率先开展污染源调查和环境评价的研究;率先开展大型层控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率先开展我国西南地区低温分散元素的成矿理论与成矿规律的研究;率先开展月球天体化学的研究;率先开展地球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的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研究);率先开展高温高压地球深部物质物性与相互作用的研究;率先开展传统与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与理论的研究等等,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在发展过程中,地球化学研究所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与需求、气候变化、深空探测,以及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整体全面规划,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创新学科研究体系。
 
逆境奋斗 转型发展
 
任何一件成功的事都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培根曾说过奇迹都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对于地球化学所来说,曾经那段动乱的历史,并没有动摇她的成长,相反正是在那动乱的年代,凝聚着大家的信心与努力。
 
十年动乱的逆境
 
对于地球化学所来说,十年浩劫以及其后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分流科研人员成立广州分部的两个艰难时期,就像一艘逆流而行的航船,举步维艰。
 
1966年,全所职工忙于搬迁贵阳,满怀激情地准备开展工作时,“文革”的浪潮让刚刚诞生的研究所经历了始料未及的波折。随着知识分子、老干部、老科学家们陆续遭遇迫害,中科院拟在贵阳建立化学研究中心和物质成分测试基地的计划和布局全部被迫停止;原定要搬迁到贵阳的有关研究所也不再迁来。1970年,全所干部与科技人员下放农村劳动。尽管如此,地球化学所从未放弃过科研工作。
 
1968年,开展了以测氡气为主的地下水水化学预报地震的工作;1969年,完成了金川铜—镍矿床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综合利用研究;1972年,承担了官厅水库污染源调查工作、开展了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的研究、创办了全国第一份地球化学专业学术期刊《地球化学》、召开了全国稀土元素地质科研工作交流会;1975年,组织科研队投入国家寻找富铁矿的工作;1976年,承担了联合科学考察组研究吉林陨石雨……但地球化学所人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逆流而上,才有今天蓬勃发展的地球化学所。
 
及时转型顺应发展
 
随着科技改革的进行,1987年地球化学所广州分部成立,大批科研人员和设备陆续迁往广州,后正式成立了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分所将70%的后勤人员留在贵阳,研究所内仅有8位博士学位的科研工作者,一段艰难的岁月又一次降临在地球化学研究所身上。
 
在当任所长任期目标责任书上,提出了研究所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艰苦奋斗必将结出硕果,环境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被验收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被中科院批准为重点实验室,2006年又被批准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和科学创新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并保持发展了一支从事地球化学基础研究工作的精干队伍。
 
之后,地球化学所进行了以优化学科结构、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科技队伍、明确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改革。结合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学科定位和发展模式:以发展矿床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为主,开展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一体化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创新谱新篇
 
随着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以及中科院提出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地球化学所随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优势明显的科研布局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在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和地球深部物资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三大重点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建立和完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全面提高地球化学所的整体科研水平,加强对国家资源环境问题的决策咨询能力,为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贡献。”围绕研究所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自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地球化学所以改革发展为主线,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促使基础研究工作稳步发展,高新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
 
1999年,地球化学所的三个实验室均进入院创新工程单元,在学科方向、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奠定了地球化学所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2001年起,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措施。
 
在加强创新科技队伍建设方面,地球化学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使人才队伍茁壮成长,顺利完成了科技创新队伍的代际转移,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优化,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实现了努力培养、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目的。
 
同时,地球化学所也进行了深层次大力度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新机制,增强了科技人员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激励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累累硕果的科技创新
 
试点工作的一系列改革,加速了科技创新的空前活跃。在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深部物质和地质流体作用地球化学领域作出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全新世陆—气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全球变化、喀斯特地表过程、物质循环及生态环境效应、有害元素的环境影响、健康危害与防治对策、分散元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紧缺矿产(金、铜、铀、铂族金属、铅、锌)的成矿理论和找矿远景、高压物性原位测量技术的建立及其在地球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地球化学所在基地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更是取得可喜成绩。
 
作为地球化学领域的国家研究所,2001~2010年间在国家基金委地球化学学科组获得的国家面上基金项目总数占全国的16%,在全国各研究单位中位居第一;同时,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均以优良成绩通过了2005年和2010年的国家评估,是目前中科院少数几个拥有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所之一。
 
同时还大力推动与其他单位的联合合作。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成立水环境与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与云南地矿局联合成立矿产资源勘察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与贵州省科技厅共同建设普定Karst生态系统野外综合观测研究站;与云南省环保厅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及共建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研究站和合作开展相关科研项目。
 
在科学研究方面,创新三期获国家基金资助经费是创新二期的2倍,在地球化学学科组获资助项目数排全国第一;承担众多国家任务,包括国家“973”项目2项(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研究 〈首席科学家:刘丛强〉、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背景与过程 〈首席科学家:胡瑞忠〉)、国家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专题4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6项、杰青2项等;科研经费增长迅速,创新三期年均科研经费是创新二期的3倍;发表SCI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创新三期国外SCI论文317篇,是创新二期的2倍;IF> 3的SCI论文85篇,是创新二期的3倍。取得较多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月球探测、低温矿床和分散元素矿床成矿理论、大规模成矿作用、陆内成矿作用和找矿预测、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和治理、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循环、水环境和全球变化、计算和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等;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2009)、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找矿)一等奖3项(2010)、中国科学院院地科技合作奖一等奖1项(2009)、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1项 (2009)、贵州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2009) 等一系列奖项。在2009年由《科学新闻》和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社共同主办的“Scopus寻找未来科学之星——促进人才成长机构”评审活动中,荣膺全国环境科学领域第一名,获得首届Scopus寻找未来科学之星“促进人才成长机构”奖。
 
在队伍建设方面,新产生杰青3人、获得创新群体1个、新引进博士60余人;目前全所有在编职工360人,研究员近5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副高级职称约80人;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到70%左右。近年来研究生获得院长特别奖、院长奖2人,中国科学院冠名奖10余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1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2人等众多奖项;并加强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位点建设,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招收博士约40人/年, 硕士约60人/年。
 
“创新2020”迎辉煌
 
一页页光辉绚丽的历史篇章,讲述着地球化学所的奋斗历史。如今在“创新2020”的号召下,地球化学所将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整体跨越的目标,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前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贡献国家、创新文明为宗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和谐奋进,再创新的辉煌。
 
国家需求与战略定位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中坚阶段。作为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发源地,在为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地球化学所将肩负起发展中国地球化学事业的重任。为此地球化学所调整战略目标:立足西南、面向全球,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以“地球和行星演化、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为主线, 开展“三性”研究;完善和创新地球化学理论和应用体系,全面提升解决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成为我国地球和行星演化、固体矿产资源与喀斯特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基地及地球化学优秀人才的培养摇篮。
 
调整学科布局 实现重点突破
 
经过长期的科研积累和近年的开拓创新,地球化学所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已形成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为了更好地做好“创新2020”和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布局,地球化学所将调整学科布局,扩大学科覆盖面,加强基础研究, 注重原始创新,实现重点突破,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发展地球与行星演化学科群、固体矿产资源学科群、表生环境学科群,建设能支撑“固体矿产勘察和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完整创新价值链的学科体系,提升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在固体矿产资源与喀斯特生态环境等领域形成不可替代性。
 
“十二五”期间,将拟大力发展“地球与行星演化学科群”,加强“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和“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拟在原有天体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行星科学、月球与行星表面环境、太阳风过程、高压矿物物理、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自动控制或机—电一体化、光学、理论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化学热力学等学科。
 
固体矿产资源学科群方面,将在原有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学科的基础上,适当充实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地质学、数值模拟、地质勘探、遥感、物探、化探、成矿实验等相关学科。
 
在原有环境地球化学学科的基础上,适当充实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土壤学、环境评价、环境工程和地质医学等相关学科。
 
体制机制创新
 
回望45年地球化学所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既是实现科技目标的保障,又是促进发展的必然要素。在面临“创新2020”挑战时,健全战略研究机构,完善战略研究机制,强化战略管理体制,对地球化学所发展尤为重要。
 
充分发挥战略规划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对地球化学所战略定位、科技布局调整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平台建设、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战略研究和咨询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科研组织、成果产出和科技评价形式,充分调动各类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完善创新活动的分类管理、考核评价和绩效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加强与区域创新单元的合作,提高解决国家与地方需求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立足前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对外合作原则,加大国际化步伐,积极引进人才和各类特聘教授;积极争取举办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强化双边合作及多边合作,扩大地球化学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并提高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地球化学所在培养造就优秀人才方面,努力建设一支扎根西南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面对地域劣势及诸多困难,地球化学所不畏艰难,善于创新,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表率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变“劣势”为优势,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确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才能的人才吸引战略,提高人才引进竞争力,有效拓宽人才吸引渠道。
 
创“和谐奋进”“四个一流”研究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球化学所既要瞄准国际前沿,发展地球化学学科,更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树立国家需求和科学目标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从创业到创新,地球化学所走过的45年的历程,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定位,奠定了基础。回顾过去,我们为地球化学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展望未来倍感任重而道远。
 
努力实现“创造一流科技成果、实现一流科学管理、建设一流创新队伍、创造一流社会效益”,是地球化学所的宏伟目标;以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和谐奋进研究所的建设,是地球化学所努力的方向。“艰苦创业、铸就辉煌”是地球化学所恒古不变的精神。
 
学无先后白发同青丝共勉,志有因果春华与秋实相辉,地球化学所将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创新2020”为契机,围绕“十二五”战略布局,打破实验室和课题组的束缚,促进学科交叉,以国家和地方需求为牵引,致力于系统性重大成果的产出和以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为重点的成果产出,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国际化步伐,为我国的地球化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篇文章来源于《科学时报》 (2011-07-22 A4 党旗引领九十春秋 创新2020再展宏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