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碧水蓝天 美丽贵州

发布时间:2013-03-18

  新闻链接

  2007年底,贵阳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组建两湖一库管理局,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和审判庭,制定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建设生态文明,贵阳先行先试。

  近年来,该市投入生态补偿资金5亿多元,深入开展“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森林保卫战”、“除尘降噪”等专项行动,确保“三口水缸”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以上,市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155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采石迹地恢复,森林覆盖率从34.7%提高到42.3%,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贵阳市还成功举办三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节能减排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全国十大低碳城市。生态,已成为贵阳靓丽名片。

  新闻链接

  2013年,我省围绕构建“六大体系”着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重点推进“5个100工程”建设,其中包括打造100个旅游景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结合《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旅游景区工程已正式启动。

  今年将完成100个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完成相关前期工作,50个以上旅游景区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带动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2.7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实现22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达到640亿元左右。

  在我省旅游景区建设中,按建设内容和项目性质,分为重点提升类、重点旅游文化综合体类、重点特色旅游村镇类和重点主题旅游文化类共4大类,将100个旅游景区打造成为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其中进入全国一流旅游景区力争达到20%,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80%。通过100个旅游景区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确保达到4.48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实现4500亿元。

  【现场】

  让贵阳母亲河清亮澄净

  时间:3月17日

  地点:贵阳市南明河甲秀楼段

  上午10时,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挖掘机、装卸机发出阵阵轰鸣,河堤上下,穿戴着黄色安全帽和背心的施工人员穿梭来往,有条不紊干着各自的事情。

  记者从工程指挥部获悉,此次整治工程主要涵盖收集处理系统完善,河道内源污染控制,河道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及自净能力提升,河道异味综合治理,污泥资源化中心建立,以及河道两侧景观打造与文化提升等,共6大块12个子项目。

  自去年11月底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克服冬季低温等困难,每天投入人工500余名,以人工+机械的方式对南明河城区16公里核心段进行清淤。目前清淤工程已完成四分之三,4月底汛期到来前,整个清淤工程将全部完成。

  甲秀楼拱桥下,挖掘机正开挖着坝体的基础,工人们半个身子浸泡在淤泥中作业。记者走下河堤准备近距离采访,被一位身穿黄色安全服的人叫住:“下面正在施工,不要靠近。”

  提醒记者注意安全的老张今年60岁,在甲秀楼工程段工作已有两个多月,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他告诉记者,自己年纪大了做不了体力活,每天就在入口附近劝说市民不要靠近施工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临近中午的阳光有些炙热,安全帽遮挡下,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虽然脸庞黑瘦,却很精神。他指着工人们正在制作的河坝翻板模具说:“已经做了两天,估计再有五天左右就成型了。”张大爷介绍,安上这个玩意后,河坝在河流水量达到一定水位高度时自动反转,河床底的淤泥会随河水冲走,可以减少河床淤泥的堆积。

  “整治工程完成后,南明河会变得干净清亮,乘船游南明河可以到花溪呢!”年逾花甲的老人眼光里充满了向往。

  中午12时,工人们陆续走上河堤,一个个黄色方阵顺着人行道走进休息室。老张也结束了早上的工作。“要抢在汛期前完成清淤,时间不等人啊,大家得抓紧吃完中午饭,下午接着干。”

  【延伸故事】

  古稀老人陈维清:28年难舍绿色眷念

  3月17日10时许,记者来到贵阳市百花湖乡三堡村烂泥沟,见到陈维清时,老人刚巡山回来。他说:“天气渐渐热起来,我担心发生山火,所以每天都会去山上走走看看。”

  这位执着的老人,28年来守护着1700多亩树林。九龙山处处留下他的足印,山间的每一棵树木就像他的孩子。

  前不久,陈维清将林地无偿归还国家。

  春天,万物复苏。站在九龙山脚下,满目生机勃勃,山上林木郁郁葱葱,山间泉水淙淙流淌。陈维清说,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山林被砍伐,九龙山成了光秃秃的土山。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兴起植树造林运动,由于财力有限,1985年,国家将12362亩国有林场承包给19家单位和个人。陈维清承包了600亩,随后又转包了1118亩。从此,老人便与这片绿色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28年孜孜不倦的守护,他也从40出头的壮汉变成年近古稀的老人,其间的酸甜苦辣如今已很难开口向人述说。

  上世纪90年代,当地盗伐现象严重。“我每天一大早就扛着火药枪、提着鞭炮去巡山,天黑了才敢回家。那些人知道我很认真,就很少打这片林子的主意了。”

  “后来这里开发成旅游区,盗伐者越来越少了。”陈维清感到少许的欣慰。

  1998年春天那场天灾,让老人记忆深刻。

  一夜的狂风吹得人心惊胆战,第二天他来到山上,看到的是一片又一片倒伏和折断的树木,陈维清坐在山坡上嚎啕大哭。“这么多年,就是再艰难,我都没哭过。那一次,真的很心痛!”老人抹了抹眼角泛出的眼泪。

  “我快70岁了,但身体还硬朗,只要天不下雨,我每天还是想到山上看看。”看得出,老人对这片绿色依旧怀着深深的眷念。

  【现场】

  黄果树新城的温暖阳光

  时间:3月17日上午

  地点:黄果树新城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黄果树景区。

  新城信用社综合楼建设已近尾声,4月份将进入内部装修。有几个工人正在楼下的地上和着沙子,有说有笑,脚手架上,一些工人忙着外墙的粉刷。

  黄果树建设规划局工作人员陈勇介绍,在新城,像黄果树信用社综合楼这样的在建工程项目有17个,今年预计开工项目数量将达到40个,其中包括半边街居民安置区、停车场、景区售票中心、星级酒店等。

  去年10月,安顺市作出全力支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加快发展、以实施“黄果树和谐家园示范工程”建设带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经济社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并明确了6位市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市直各部门帮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6个试点村寨。

  “市里如此重视,我们也得加把劲。如今的新城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场景”,指了指周边,陈勇对记者说道。

  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叶本益告诉记者,6个示范点有各自的定位,将洒把村建设成美食一条街,将石头寨村打造成以布依文化民族风情及农业观光为主的特色村寨,将石新村打造成农特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基地,将滑石哨建设成布依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村,将郎宫建设成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实施石翁寨近期整脏治乱和远期整体搬迁。

  顺利的话,4月30日前,滑石哨、洒把村、石新村、石头寨村将能开门迎客。“到时候游客到了黄果树,不仅能看大瀑布,可玩的内容多着呢!”叶本益笑着说。

  【延伸故事】

  村民马荣燕:我的“农家乐”一年要赚50万元

  3月17日上午11时,黄果树新城。记者走进名为食全食美酒楼的“农家乐”,老板娘马荣燕正与员工们忙着准备一天的食材。“中午开餐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得抓紧点。”

  马荣燕是土生土长的黄果树人,20多年前,她就开始依靠景区客源做生意,干过摄影,开过饭馆,租过雨衣……哪样能赚钱就做哪样,亲眼看着景区一天天变化。

  经过多年建设,黄果树在基础设施、景区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住在景区周围的村民“背靠大树好乘凉”,从事餐饮、住宿、旅游商品销售等第三产业,许多人家走上致富路,但无组织、少秩序的经营让游客缺乏安全感,时不时发生些纠纷。村民们也希望这种现象尽快改变:“我们守着金山银山,出门却垃圾成山。”

  近几年,通过打造5A级风景名胜区和黄果树新城、“黄果树和谐家园示范工程”建设,一个全新的黄果树展现在人们面前。

  3年前,安顺市政府决定整治景区周边环境,精心打造黄果树新城,对景区四周民房进行拆除搬迁。

  马荣燕第一个搬进了新城,他们一家分到了六百多平方米两楼一底的门面和位于洒把村的几百平方米的宅基地。

  马荣燕就利用门面房开起了“农家乐”,专门经营当地的特色炒菜,一年能挣个50来万元。“以前住的地方没有规划,乱搭乱建,现在新城环境好多了,街面宽敞,店面整洁,老年人吃完饭还能到广场跳坝坝舞。”马荣燕高兴地说。

  今年,马荣燕一家将在洒把村宅基地修建8层楼的家庭旅馆,她说,“感谢政府正确决策,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记者走笔

  发自心灵的生态诗

  沙尘、雾霾等恶劣气候不断肆虐,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如何保护好贵州的青山绿水,呵护我们的家园,也是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贵州人应该认真思考的命题。

  28年植树护林,让黄土披上绿色,并将1700多亩山林无偿交给了国家——年近古稀的陈维清用这样的善举,诠释了一位平凡人为建设“美丽贵州”的执着和努力。

  这是一首发自心灵的生态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点滴的保护行动就会汇聚成蓬勃的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美丽贵州”魅力无穷无尽。

  贵州贫困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我们在加速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加需要我们选择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镇、生态文化,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城镇化和低碳社会之路。

  “环境千古事,得失百姓知”。生态文明,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知其中的分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时不我待”。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让生态的阳光照耀这片青山绿水永续发展,“美丽贵州”魅力常在。  

  美丽的贵阳花溪河畔。 本报记者 谢强 摄  

  赤水丹霞奇观。 何雄周 摄  

  贵阳百花湖。 本报记者 谢强 摄  

  贵阳新庄污水处理厂是我省目前处理能力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约为13.8公顷,总投资5.8亿元,日处理生活污水25万吨。主要服务于贵阳市中心城区、新添寨片区中南部、龙洞堡片区和二戈寨北部,解决生活污水污染南明河的问题,服务人口达136.44万人。 本报记者 芦晓娟 摄  

  荔波小七孔景区拉雅瀑布。 钱南 摄  

  黎平肇兴侗寨景区。 胡宪林 摄

作者: 温烨 黄鑫 本报记者 金艾 王雨 肖慧

    实习生 刘力维 干江东 

编辑: 李茂

 

 本篇文章来源于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13-03-18 08:29) 

 原文链接:http://gzrb.gog.com.cn/system/2013/03/18/012098474.s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