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更优越的条件,放弃更可观的收入……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的人生没有终点。他们谢绝了高薪,放弃了更好的科学研究环境,在他们看来,科学研究虽然没有国界,但祖国更需要他们,家乡更需要他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丛强:成绩只是起点
翻阅刘丛强获得的科研奖励,让人肃然起敬: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负责)、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等。2011年,因在科研上的突出贡献,刘丛强获得贵州省科学研究最高成就奖——“黔灵科技贡献奖”,并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一项成绩,都凝聚了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赤子情怀回报桑梓
1996年10月,刘丛强婉言谢绝了导师、世界著名地球化学家增田彰正先生的执意挽留,辞去了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职位,和妻子一道回国。在他看来,科学研究虽然没有国界,但祖国更需要他,家乡更需要他。
每取得一项成绩,都是我科研工作中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将来更多的责任,更高的目标,并更加努力的拼搏。 ——刘丛强
一年后,刘丛强按照组织安排,告别妻女,只身一人来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由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转变为一个需要兼顾和权衡各方面利益的研究所所长。
如何让这个享誉国内外的老所再创辉煌,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地化所的管理和地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瞄准国际地学研究前沿,明确研究所战略定位,大力着手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学科方向,整合研究力量……一系列新举措、新动作带来了地化所的新气象。
◎孜孜不倦悉心科研
刘丛强一心扑在事业上,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在科研方面笔耕不辍。至今,他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16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二作者论文100余篇;发表CSCD论文300篇,第一、二作者论文250余篇;合著、专著5部,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
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组织申请和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有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基础研究的国家重要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成为中国科学院单位与地方科研院校合作针对区域生态问题开展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的成功范例。
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为促进喀斯特生态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言传身教桃李满园
虽然管理和科研工作繁忙,刘丛强一直坚持带领学生到野外工作、坚持修改学生的每篇论文,重视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们也被他以身作则、科学严谨、奉献科研事业的品质感动。
至今,他已经指导和培养了15名博士后、50余名博士、10名硕士。这些学生目前正活跃在全国相关科研和教育单位,在中国地球化学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3名成为省特聘教授、3名获得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19人获教授职称、多人成为相关单位学术带头人和重点培养对象、多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如今,刘丛强及其团队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并获得了中科院、贵州省的多次表彰。面对各类表彰、荣誉称号,刘丛强坦言:“每取得一项成绩,都是我科研工作中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将来更多的责任,更高的目标,并更加努力的拼搏。”
“顶天立地”宋宝安
2011年11月26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贵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宋宝安接过省最高科技贡献奖——“黔灵科技贡献奖”,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
我们的研究水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这是顶天;立地,就是我们的成果对农作物的防控和广大农民要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宋宝安
3天后,他便把100万捐给学校,设立了“贵州大学卓越基金”,又成了每月领几千块钱工资的大学老师。
◎绿色新药毒氟磷
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多个南方省份发生,粮食安全告急。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更是6000亩水稻连续三年绝收。
2011年4月,云南省农业厅找到了宋宝安。来者说:“宋老师啊,我们家乡水稻三年绝收,无法防治,老百姓都厌了,不愿意种水稻了,宋老师你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
没有犹豫,宋宝安及其团队第一时间赶到施甸县,团队成员、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金林红教授一待就是半年。
“五月份刚到的时候,早稻刚收完,田里还剩下许多矮的病株。刚开始他们还不是很信任,我们就开始动员。什么时候开始播种,什么时候开始插秧,我们全程跟着一起做。也想从种植过程中找到一些启示。”金林红说。
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宋宝安采取异地育秧、大田移栽,关键时期喷施毒氟磷等药剂的方法,不仅解决了病虫害,还使亩产量大幅提升。
宋宝安的不犹豫源于他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一直关注、钻研。
2007年,针对有“植物癌症”之称的病毒病,通过系统研究,宋宝安自主创制了高效抗病毒剂——病毒星。测定和试验的结果表明:10%毒氟磷乳油和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的药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植病灵、病毒A和宁南霉素;毒氟磷属于低毒化合物,无刺激性。这一成果,迅速获得国家农业部新农药登记,并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构全新的抗植物病毒农药新品种,解决了我国水稻病毒病等农业重大病害的防控技术难题。
“搞农药学的人就要顶天立地。”宋宝安说,在研究领域内,我们对新农药的研制和抗病毒研究,使研究水平成为世界一流,这是顶天;立地,就是我们的成果对广大农民和农作物的防控要有一个很好的作用,我们的成果要服务于“三农”。
◎学科建设在于团队打造
2001年1月20日,贵州大学农药学专业,成为贵州首批两个博士点之一;2006年12月,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成为贵州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贵州大学农药学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正式揭牌;2010、2011年,宋宝安团队先后被科技部批准为“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在贵州大学党委重点培养下,自32岁肩挑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中心重担开始,宋宝安创建的贵州大学农药学学科已经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
在不断的科研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创新科研成果,培养人才成为宋宝安最关注的问题。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贵州省核心专家杨松教授,是贵州本土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博士,也是宋宝安的第一个博士生,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放弃了留在美国及回南京家乡更好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宋宝安团队。
印度籍博士皮纳克·巴杜里,听说宋宝安在农药学领域的成绩和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带着全家“投奔”贵阳,至今已有十多年。
除了他,宋宝安团队里还有候鸟人才詹姆斯·柯瑞尔,博士后、国家友谊奖获得者Pinaki,贵州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欧阳贵平、金林红教授,“80后”博士后、副教授鲍小平,陈卓、吴剑……
现在,由宋宝安领衔的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生物工程实验室,成了拥有33名固定人员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它根植沃土,致力国家粮食安全,成绩斐然。
“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在研究方面也没有什么天分,我只知道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做。”宋宝安这样看自己。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苏日新奋斗撑起的人生坐标
◎认定了就不再改变
1997年,苏日新从北方交通大学交通信号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到广西南宁的铁路部门工作,这份工作是当时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她始终坚持着做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梦想。
人生的航程虽然漫长,但要紧的也不过几处,有人一辈子在漩涡里打转,而她,却用勤奋和胆识、睿智和勇气闯过了急流险滩。她就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苏日新。
认定了就不再改变。2003年硕士毕业后,苏日新完全可以在经济更发达、条件更优越的城市找到立足之地,但她选择留在贵州。“是这片土地支撑起我的梦想,在这里我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9年来,苏日新不断用行动证明诺言,用成果体现能力,用荣誉彰显价值,辛勤的付出获得了各方面的肯定。2004年获基地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荣立基地型号研制三等功;2006年获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获贵州省“五一”巾帼奖和“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获贵州省“五四”青年奖章;2010年获第十届“贵州青年科技奖”;2011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所带领的团队,也多次被基地表彰。
一个个闪光的荣誉,见证了苏日新奋斗的人生。
◎“困难总是要解决的”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要用深度去衡量的。
选择了科研工作,就难免与困难为伍,也注定了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假设、推理、计算、实验。对苏日新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大学本科和读研阶段所学的不是同一个专业,意味着她的科研之路就是一个从未涉足的全新领域,一切都得重新再来。
即便如此,她仍然激情满怀,信心十足。在读研的3年时间里,她常常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去翻阅各种理论书籍,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由此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003年,基地研制的某国家重点型号进入关键时期,刚刚研究生毕业不久的苏日新主动请缨,肩负起研制任务的技术攻关。
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她与技术工作者们积极协作,克服时间紧、设计难度大等困难,通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凭着不服输的信念和勇气,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困难总是要解决的,困难也总是能解决的。”面对困难,苏日新从未低头退缩,而是斗志昂扬。
在她承担的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和十余项预先研究任务中,有7项重点预研课题和攻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中,为在研型号和后继型号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某新型号的研制中,她勇挑重担,努力攻关,有效地解决了新型武器系统控制回路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新型号研制工作中的“瓶颈”。
她提出的创新设计方法为复合制导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
如今,37岁的苏日新已经先后成为基地的科研骨干、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某控制系统总体设计主任设计师……
她的事业正如她的名字,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编辑: -陈冠霖-
本篇文章来源于 2013-05-25 12:55 金黔在线-贵州商报
原文链接:http://gzsb.gog.com.cn/system/2013/05/25/0123161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