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欧阳自远在贵州师范大学做宣讲报告。来源:金黔在线
新闻背景:
12月2日凌晨,中国西昌,承载着国人千年追月梦的嫦娥三号,开始了“她”的奔月和落月之旅。
无数人为此而振奋。这将是中国航天器的首次登月,意味着我们离月球又近了一步。
在北京北四环外的国家天文台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无疑是数亿国人中最为此刻骄傲的人之一。他连续七年担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被称为“嫦娥之父”。
中国探月之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荣耀背后有哪些辛酸?我们离登月到底还有多远?嫦娥三号发射之际,搜狐网专访“嫦娥之父”,试图从元老视角,解读我们和月球的故事。
无法逃离的压力
嫦娥三号的发射,让79岁的欧阳自远先生,又进入到夜不能寐的状态。
在老人心中,“嫦娥”系列如同他的孩子。他亲手将“大姑娘”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完成任务后撞月,目送“二姑娘”嫦娥二号紧随其后,至今在太空翱翔,这一次,“三姑娘”嫦娥三号再次出发,并肩负开拓全新领域的任务: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发射前几天,欧阳自远心情一直很复杂。
“一方面是担心,其实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无谓的担心,一方面又很有信心,信任我们这批人是真正有能力的”,11月底,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他笑着摇摇头。他已经不需要对嫦娥三号探测结果直接负责,但作为元老,他永远逃离不了这种压力。
这已经是他当天接受的第三场采访,这些日子他格外忙碌,每天凌晨才能入睡,早上6点准时起床,“很累,大部分时候睡得不错,但只要睡前想起发射的事情,就难以入眠了”。
“嫦娥三号”从发射到着陆的整个过程中,探测器能否被月球抓住和实现软着陆,是欧阳自远最牵挂的两个步骤:前者决定探测器是否能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后者决定“玉兔号”是否能开始“月球漫步”。
而月球备选着陆区虹湾的图片,欧阳自远已经记不清看过多少遍。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幅约2米长的月表照片,“虹湾”在一片开阔地带,“我们把这一大块统称为‘广寒宫’”,他指着“虹湾”位置笑着说,“这次嫦娥要回广寒宫后院了”。
在“广寒宫后院”里,嫦娥三号探测器主要完成观天、看地、测月三项任务,即用月基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用月基极紫外照相机检测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和结构变化,用雷达探测月球次表层的结构——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欧阳自远此次最期待得到的科研成果,每次向记者介绍时,他脸上总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2006年,欧阳自远参加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受不起失败”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13天14个小时19分走了206万公里,最终进入月球轨道。
“老天爷,那真是煎熬”,欧阳自远感慨,那几乎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十几天,“心都是悬着的”。他总担心技术有疏漏,近二十万个元器件,只要一个出了问题,就是前功尽弃。特别是最后几天,手心一直出冷汗,血糖血脂血压全高。
中国人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
确认嫦娥一号卫星被月球“抓住”,进入月球轨道的瞬间,他抱住时任总设计师孙家栋大哭了一场。“恰好的距离,恰好的速度,恰好的方向,一切都做到了”。美国和前苏联的探月工程失败案例,多发生在这个位置,要么飞得不知踪影,要么直接撞向了月球。
在现场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请他谈谈当时的感想,他只是反复念叨着“绕起来了”,“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巨大的压力让他如今想来都感慨,“一般人可能经受不起”。
作为科学家,他清楚科学试验难免失败,但在中国航天事业却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特色”,“我们的民族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他明白,一旦失败,自己这一生都会很难平息,“我从来不在乎名誉和地位,但我会觉得责任没尽到,愧疚一辈子”。
他很佩服美国对待科学的态度。两架航天飞机爆炸,14名宇航员牺牲,但他们依然在坚持,总统发表演说表明态度:我们还要继续去实现探索宇宙的愿望。
在中国,很难做到这样的坦然。探月早已超出了纯科学的意义。
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欧阳自远也闹出过笑话。2007年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欧阳自远对系统下达“拍照”的指令,3秒钟后,屏幕仍然一片漆黑,没有获取图片——他清楚,信号从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传输到地面系统,只需要1秒多的时间。
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出问题了。没等多想和开口问,屏幕亮了,出现一张月面照片,他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反应过来,“信号往返的时间,不正好是3秒左右吗?”
2009年3月,嫦娥一号完成绕月1年零4个月的使命,撞向月球。
“最心疼了”,直至今日,欧阳自远仍然大呼伤心,“‘她’真的是为了科学勇敢献身,粉身碎骨,报效祖国”。嫦娥一号撞月的最后时分,仍在不停地传回照片,但所照区域越来越窄,“飞得真好”,他的语气充满疼惜。
“鸦雀无声”,嫦娥一号传回最后一张照片后,彻底失去了信号,现场五六十人的屋子,谁也说不出话来。欧阳自远随后立下规矩:今后绝对不能再撞了,“实在舍不得”。
“所以嫦娥二号很幸运”,他一脸为孩子而骄傲的神情,“‘她’永不退役,直到与地面失去联系,我希望‘她’永远翱翔下去”。
北京,欧阳自远为青少年介绍月球环形山知识。来源:《北京日报》
“我是做月球的”
“我是做月球的。”11月初,在果壳网举办的“万有青年大烩”活动中,欧阳自远受邀做一场15分钟的演讲。开场白一出,现场马上一阵躁动。
他接着说道:
“我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因为不能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他笑了笑,话锋一转,“但我们的工作却为整个中国的技术进步做了贡献”,比如带动关键技术的攻克,使更多企业的技术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此外,探月工程还能推动科学进步,促进队伍培养。
在台下年轻人专注眼神的注视下,他侃侃而谈,讲月球的来历、中国为什么要探测月球、中国探测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只有15分钟,还有好多想谈的,时间不够,有些遗憾”,欧阳自远称,主办方已经在筹办一次专场讲座,邀请他参加。而果壳、豆瓣等网站的论坛里,有不少听过演讲的年轻网友称自己现场落泪了,“很感动”。
在欧阳自远的生命里,“月球”是比吃饭睡觉重要得多的事情。
他从1958年起研究陨石,1993年提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申请报告。围绕这个项目的论证进行了约10年,2004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批准,启动首次月球探测工程。
工程正式启动前后约两年的时间里,欧阳自远一直在游说不同人群,解释中国探月工程的意义,“一年做了50多场科普报告”,有媒体将其称为“宣传理想的虔诚牧师”。这个过程很艰辛,却也让他感受到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理解的人都表示了支持”。
随着探月工程的顺利进展,人们提出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欧阳自远被问到最多的是“我们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提问者身份多样,包括官员、学者、学生等等。“我们总是热衷于这样的排名,很浮躁”,他相信这只是阶段性的“苦恼”,熬过这个阶段,人们的关注终会回归到科学本身。
他也清楚提问者的期许,尤其是官员,“我们的技术落后于美国,这是常识,大家都接受。很多人希望我们能排到第二”。
“我说得排位越高,听者越高兴”,但他总是泼冷水,“科学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胡说八道。”他分析,美国和俄罗斯在整体技术、科研水平、队伍建设方面,都要强于我们,日本、欧洲和中国算是后起之秀,但各有优势,比如日本的器件设备很好,欧洲在理论和材料等方面,明显强于我们。
这样的回答很容易让官员不满意,“没办法,不能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
科学如同一种基因,流淌在这位老者的血液里。香港回归前,有人提出要发射一块纪念品到月球上去,以表庆祝,预算14亿元。欧阳自远是最坚定的反对者之一,“很简单,第一,这事儿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意义,第二,花纳税人的钱一定要精打细算”。所幸,该方案最终被高层否定。
对于月球,他有自己的畅想。中国探月工程的远期目标之一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欧阳自远认为,基地建设可以考虑“延安”模式,操纵机器人在月球上挖“窑洞”,确保其密闭性,随后在窑洞内部打造出地球环境,并配备生命保障系统。
但他认为,人类大规模移居月球,并不具备可行性。“月球不具备人类生存的环境”,除去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难题,大气层是最基本的问题,“月球本身太小,抓不住大气层”。
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欧阳自远称,目前无法给出时间表。
他介绍,美国航天局局长曾发表讲话,称“假如中国人愿意,他们将会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也有中科院院士给出2025年、2030年这样的预测。对于这些说法,他“不做评论”,但他也透露,自己心中的日期,比上述都要晚。
“我不是追求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增加民族的振奋精神”,正如他在“万有青年大烩”现场告诉年轻人的话,“我认为这些都是虚的,我们切切实实做事情,也的确发挥出了效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同时,他也有浪漫的太空梦想,“月球只是开始,太阳系是宏大的,我们中国人还要走得更远”。
本篇文章来源于 搜狐网, 原文链接:http://news.sohu.com/s2013/newsmaker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