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方面,以及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中科院地化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王珊
作为贵州省内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唯一一个科研机构,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一待就是47年,在地球化学领域“大有所为”。
说起地化所,不能不谈到中科院地质所(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在西南大三线建设的大背景下,中科院地质所约1/2的科技人员从万里之遥的北京,搬迁到位于西南边陲的贵阳,成立了地化所。这里成为西南地区科研工作的一面旗帜。
可以说,地化所是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发源地:这里,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也是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挂靠单位。
1985年,地化所将一部分科技人员迁至西安,成立了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第二年,地化所部分人员搬迁至羊城,成立广州分部,该分部后来独立成为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以说,地化所为我国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方面,以及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地化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三五”规划定位清晰
地化所所长胡瑞忠介绍,地化所以地球和行星演化、地球中化学元素循环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为主线,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目标是创新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解决国家在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学科布局,地化所明确了三个突破方向,即板块内部成矿作用、深部矿产资源预测以及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和治理技术。
在板块内部成矿作用方面,全球共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构造理论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板块边缘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认识比较清晰,但板块内部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国内外都不很清楚。
“我国华南地区的板块内部成矿作用在全球很有特色,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胡瑞忠说。
我国铁、铜、铝、金等大宗矿产资源十分紧缺,亟待找矿突破。我国已有矿床的勘探开采深度偏浅,对此胡瑞忠表示:“地下深部的矿产资源预测是我国今后找矿预测的新方向。但是,相对于找地表和近地表矿,找深部矿的难度要大得多,亟须成矿理论和勘察技术的创新。”
另外,在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和治理技术方面,胡瑞忠介绍,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一种独特的地貌单元,过去几十年发生了严重的石漠化,并伴随矿山环境重金属的污染,大大制约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以前的研究和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过程、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以及汞、镉、铊、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途径与修复技术,这些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亟须加强系统研究,从而为有效恢复这一地区退化的生态系统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胡瑞忠说。
地化所的5个重点培育方向,即下一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境外矿产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高原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和水环境,以及地球与行星演化。
“我们力争在这些方向能取得重要进展。”例如,下一代战略性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稀有金属、分散金属和稀土金属,其对未来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十分关键。
在可预测的将来,人类对其需求将呈爆发性增长趋势,这些资源的作用或不亚于石油在现代社会中的战略作用。
“与铁、铝、铜等大宗矿产十分紧缺不同的是,我国下一代战略性矿产的大部分在全球都具有明显优势,并显示出巨大资源潜力。正确理解它们的形成机制、把握成矿规律、摸清资源家底,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胡瑞忠说。
实施措施已见成效
胡瑞忠说:“为实现"一三五"规划,我们实施了一些保障措施。现在来看已取得成效。”
首先,地化所加强学科建设。在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地化所适当充实了相关学科的力量,扩大了学科覆盖面,发展了具有密切联系的地球与行星演化、固体矿产资源、地表环境三大学科群,初步形成了能支撑“固体矿产资源勘察和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创新价值链为主体的学科体系。
其次,地化所加强队伍建设。地化所地处西部,队伍建设具有更大难度。为此,他们切实加强了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将帅人才、稳定支持潜力型杰青、设立留学基金支持优青出国留学博士生国内外联合培养,在无区位优势的背景下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加强能力建设。其指导思想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仪器设备的统筹规划和高效利用,提高仪器设备研制和功能开发能力,加强有特色的分析测试和实验模拟平台建设。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已由2010年的约1亿元提升到目前的约2亿元,基本搭建起能支持高水平研究的一流技术平台。此外,研究所的新科研园区也已基本建成。这些均为地化所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保证。
第四,改革科研体制。首先,地化所改革了科研组织形式,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的自主研究经费为纽带,努力实现由PI制向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为主线的团队式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具体措施是设立具有密切联系的项目群,打破课题组的束缚,促进学科交叉,致力于系统性重大成果的产出和应用示范。其次,他们围绕“一三五”定位,突出重点,建立了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争取重大任务以及高水平论文和系统性重大成果的产出。
人才队伍建设仍须加强
以上面的这些措施作保证,地化所近3年争取国家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新立项主持国家“973”项目3项,承担国家基金任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和深部找矿预测、喀斯特生态环境过程与石漠化治理技术、重金属地球化学循环和水环境、高温高压实验和非传统同位素理论、月球和深空探测科学目标论证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近3年在高影响因子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是前3年的约2.5倍。
展望未来,胡瑞忠表示,西部地区科研院所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在地化所的努力下,近年来,人才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以来,地化所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40余人,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当选中科院院士,30余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支持或荣誉称号,科技人员近80%具有博士学位。“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胡瑞忠说。
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造就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团队,还须继续努力奋斗。除自己的努力外,地化所希望国家和中科院在这方面能够考虑到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本篇文章原载于 《中国科学报》 (2013-12-24 第5版 创新周刊)|(作者:彭科峰 王珊)
转载于和讯网,原文链接:http://tech.hexun.com/2013-12-24/16085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