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约欧阳自远院士做客科技名家风采录栏目顺利又艰难,顺利的是,欧阳院士作为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听闻记者策划要拍摄关于他的人物访谈,很快就答应了下来;艰难的是,欧阳院士掐着手指算日子,却发现,再怎么挤时间,也得两个礼拜之后,9月28日,正是中秋节和国庆间隙。
9月28日,视频访谈如约进行,记者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欧阳院士的忙碌。记者一行一早过去,却发现欧阳院士已经工作多时。热情接待我们后,在一行人布置采访环境的间隙,他又埋头继续工作了。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欧阳院士耐心又真诚,回忆了嫦娥系列卫星的研制发射,情动之处,眼中甚至泛出了泪花。谈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时,他动情地给我们讲起了当时的场景:“突然,报告说被月球抓住了,就是嫦娥一号没飞掉、也没撞上,被月亮抓住了,能绕月亮飞了。我们两个老头抱头痛哭,这是我经历的应该说是在嫦娥一号当中最难忘的一个时刻了,因为它渡过了难关,渡过了危机,它平安地进入到它正常人生发展的轨道。就像女儿一样,她已经能够自立了,而且已经按照她生命的前景自己在努力,在完成她的使命。”
事实上,早在一开始与欧阳院士打电话沟通时,记者就被他的儒雅和对年轻记者的尊重和呵护感动到。他说话时,总是缓慢而低沉,似乎整个世界的节奏都慢了下来。虽然已至耄耋之年,欧阳院士的状态却让他看起来年轻了不少,访谈中,他甚至边抽烟变笑谈自己的保养方式:抽烟、吃肥肉、不运动。这不禁让我们大吃一惊,不过这倒反而像极了他钟爱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潇洒与叛逆的一面可见一斑。
在谈到科学家做科普时,欧阳自远感慨颇多。他说,近十多年,自己一直坚持做科普报告。他的听众层次多样,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官员,连院士的版本都有。面对记者,他坦言道,自己其实不太喜欢通过媒体来传达科普,反而喜欢通过自己直接来演讲,“这样就不会有人把我的话掐一截,少一段,来断章取义了。”他告诉记者,之前碰到一些媒体,胡乱改动自己的话,说实话,有点怕了。现场演讲的方式则不同,讲座后,学生的反响很热烈,事后,还收到各种各样的来信,让他觉得很满足,很值得。他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说到:“正是这些反馈,让我总觉得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做科普。”
时间飞逝,预约好的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中午12点时,欧阳院士的助理告知我们欧阳院士下午1点还有一个会议,要留一点时间吃饭。我们本已决定结束访谈,欧阳老师却摆摆手,又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继续聊刚刚未结束的问题。
12点10分,我们结束了访谈,却惊讶地看到了助理所说的中饭,竟然只是两盒便当:一盒饺子,一盒青菜,于是,书桌瞬间变成了餐桌。兴许是我们叨扰太久,欧阳院士只能边吃饭,边打开电脑继续修改文档。记者留意几番,发现饭菜并无热气,看来早已凉了,但欧阳院士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一直盯着电脑改文档,偶尔才会连吃几个饺子。那一刻,记者被这个八十岁的“老头子”感动到了。 (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本篇文章来源于 光明网(2015-12-01) |记者 宋雅娟
原文链接:http://tech.gmw.cn/2015-12/01/content_17921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