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贵州日报】艰苦创业 扎根贵州五十年
继往开来 携手并肩造辉煌

发布时间:2016-09-02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化所与贵州省地矿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地化所主持的国家科技惠民项目在贵州普定县开展现场科技培训。

科技人员在实验室工作。地化所具有国际一流的分析测试平台,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大于2亿元,包括元素-同位素组成分析系统、微区结构形貌特征观测系统、实验和计算模拟系统。

研究生毕业合影。地化所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

接待贵阳市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地化所是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当人们说到我国地球化学家和矿床学家涂光炽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我国地球化学家刘丛强院士时,都会想到一个名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地化所),我们国家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贵州省内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唯一一个科研机构,地化所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50年。 

50年来,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地化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几代地化所人开拓进取,成就斐然。重视学科建设,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为主的地球化学学科体系;重视队伍建设,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在所学习和工作的11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重视实验室建设,是全国建立了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少数科研机构之一;重视学术交流,创建了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为推动全国同行的学术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科技创新,取得了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处西南边陲的地化所,如今已跻身于地球科学的前沿阵地,是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现重大的转变,科技创新促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地化所将抢抓机遇,创新跨越,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一、地球化学的发源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三线”建设,给西南地区带来了发展基础设施的机遇。在大三线建设的大背景下,1966年,中科院地质所约1/2的科技人员从万里之遥的北京,搬迁到西南边陲的贵阳,与中科院贵阳化学所、中科院地质所昆明工作站的科技人员在这里汇聚,成立了中科院地化所。同年2月,正式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名称对外联系工作。 

组建伊始,恰逢“文革”的浪潮兴起,但艰难的创业岁月并未让地化所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们退却,尽管困难重重,地化所的科研工作从未止步。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建所10余年的地化所开展的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研究、西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石油地球化学研究、吉林陨石雨研究、中国的黄土和铀矿地球化学研究等23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有10项科技成果获得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此后的十年时间,地化所在地球化学各分支学科建设、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环境保护、黄土与环境、陨石和矿物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贵州省科学大会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励。 

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用他们的智慧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注入了厚实的学术底蕴,地化所成为了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发源地 

1985年,地化所的一部分科技人员迁至西安,成立了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后发展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987年,地化所200余人搬迁至羊城,成立广州分部,该分部后来独立成为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以说,地化所为我国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地化所确定了学科定位和发展模式:以发展矿床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为主,开展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一体化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治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方面,以及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地化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硕果累累的五十年 

经过50年的积累和发展,地化所现已成为科技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实验技术装备先进、园区环境优美的地球化学研究前沿基地。建立和发展了地球化学学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解决了国家资源环境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大量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地球化学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50年来,地化所奠定了我国地球化学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通过对矿床物质成分、赋存状态、综合利用、成矿规律的研究,对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演化与运移机理的研究,对地方病与环境污染规律的研究,以及对陨石、核爆炸选址与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的研究,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为主的地球化学学科体系,推动了我国地球化学事业的迅猛发展。 

根据科研任务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地化所不断完善研究机构的设置,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是我国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少数研究所之一。“十二五”期间,地化所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矿产资源勘查、石漠化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高原水环境治理等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在发展过程中,地化所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深空探测,以及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整体全面规划,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创新学科体系。地化所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贡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0年来,地化所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月球探测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00余项;近10年,主持承担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华南陆内成矿作用,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喀斯特地区碳循环模式及调控,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等5项国家973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1978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等国家奖51项。发表论文的数量持续增长,论文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近5年发表的国际SCI论文数量达1000多篇,是前5年的2倍,本学科领域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数是前5年的3倍。同时,重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近10年共获国家专利授权73项。 

50年来,在地化所学习和工作的11位科学家(侯德封、涂光炽、刘东生、郭承基、欧阳自远、傅家谟、安芷生、孙大中、周卫健、刘丛强、彭平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截止到目前,地化所在职职工379人,科技人员中具博士学位人员占75%。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 

地化所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我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迄今,地化所共培养博士生700余人、硕士生970余人、博士后208人。 

长期以来,地化所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瑞典、新西兰、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众多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近十年,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主办了包括第七届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会议、第九届全球汞污染物国际会议、第十七届环境重金属国际会议、第十二届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国际会议等一系列系列性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推动了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三、心系贵州做奉献 

建在贵州,奉献贵州。自建所以来,地化所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长期针对贵州省及毗邻省(区)资源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核心或配套技术,通过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或基地,与地方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矿山采取共同申报、承担国家、省市和行业的重大项目,以产学研联合攻关形式,推广、转化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长期以来,地化所聚焦贵州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危机矿山增储、矿产资源“攻深找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高原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等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系统的研究,为贵州和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在成矿理论指导找矿方面,地化所近年来主持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综合勘查评价技术与示范研究”等项目,通过与贵州地矿局、贵州紫金矿业公司、贵州有色地矿局、云南地矿局、四川地质矿产公司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多年的联合攻关,在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初步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低温成矿和地幔柱成矿的规律;二是建立了卡林型金矿、MVT型铅锌矿、铝土矿和岩浆矿床的成矿—找矿模型;三是提出了卡林型金矿、MVT型铅锌矿、铝土矿、岩浆矿床等矿产资源的系列找矿标志;四是理论指导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经勘查验证,使贵州水银洞等卡林型金矿、黔北铝土矿、黔--滇接壤区铅锌矿和地幔柱成矿系统新增了一大批金、铝、铅、锌、铜和铂金的储量,大大延长了矿山开采年限,潜在经济价值1000余亿元,为贵州和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与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地化所主持了有关喀斯特研究的第一个国家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该项目成为中国科学院单位与贵州地方科研院校合作,针对区域生态问题执行国家重大项目的成功范例。贵州是喀斯特石漠化很严重的地区,石漠化问题成为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首次证明了喀斯特地区地上地下二元水土流失现象,提出了土地石质化是石漠化核心的观点;首次提出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的可允许流失量和“因土因水制宜”的喀斯特石漠化垂直分带治理模式,向国家提出了“解决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干旱缺水问题的建议”,并获得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所建立的理论和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在贵州石漠化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也为我国和贵州省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基础。 

2012年,地化所与贵州省科技厅共建的贵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普定站)建成运行。该站于2014年正式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成为全国第43CERN生态站。2013年,普定站获得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产业培育科技惠民示范工程”,这是贵州首次获得的科技惠民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适生性中药材种植和石漠化荒山综合开发利用的绿色产业技术方面均取得了系列成果,并将各项成果应用于地方农业发展,形成了适合石漠化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产业模式,达到了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此外,湖泊沉积物物质循环的双界面控制理论揭示了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湖二次污染和水体“黑潮”事件发生的机理,为合理保护贵阳市饮用水源和制定湖泊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了科技支撑;提出并证实了贵州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氟中毒以及土壤汞、鉈等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等,为制定地方病防治和重金属治理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关于加大我国西南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的建议”提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为驻黔的唯一中科院单位,地化所责无旁贷承担起了中科院与贵州省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切实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促进贵州省的科技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 

1996年,为了加强西部地区科研骨干和领军人才培养,以及吸引年轻优秀人才,中组部和中科院推出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在培育西部特色学科方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自计划启动以来,地化所积极组织贵州省“西部之光”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至2015,贵州省先140余人次青年科技人才获得资助,资助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在项目的支持下,涌现出一批快速成长、贡献突出的青年科技才俊。入选者中,有的已成长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优秀科技人才。项目实施后,以这些优秀人才为核心又凝聚了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可以说,“西部之光”项目对西部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启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支黔工程”以来,地化所紧紧围绕贵州的资源特点和科技需求,积极承担任务,并组织动员中科院所属的研究机构和科技力量,协助构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贵州实施有选择性与针对性的项目和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扶贫和人才培养,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截止到目前,支黔工程项目累计12项,中科院、政府、企业投入项目经费共计约4500万元。在项目支持下,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约50亿元,实现利税12.3亿元,产生社会效益3.5亿元。近年来,通过科技支黔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地方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了地方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多个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四、大展宏图创一流 

“十三五”是我国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发源地,在为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地化所将肩负起发展中国地球化学事业的重任。 

地化所将牢牢把握研究所战略定位,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应用和集成创新研究,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示范” 为一体的创新价值链,提升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需求问题能力;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在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形成不可替代性。 

学科建设方面,在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地化所将适当充实相关学科的力量,扩大学科覆盖面,发展具有密切联系的地球与行星演化、固体矿产资源、地表环境三大学科群,以形成能支撑“矿产资源勘查和生态环境治理”创新价值链为主体的学科体系。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地处西部,队伍建设具有更大难度。为此,地化所切实加强了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将帅人才、稳定支持潜力型杰青、设立留学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出国留学和博士生国内外联合培养,力争在无区位优势的背景下取得明显成效。 

能力建设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仪器设备的统筹规划和高效利用,提高仪器设备研制和功能开发能力,加强有特色的分析测试和实验模拟平台建设,搭建起能支持高水平研究的国际一流技术平台。 

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努力实现由PI制向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为主线的团队式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具体措施是设立具有密切联系的项目群,打破课题组的束缚,促进学科交叉,致力于系统性重大成果的产出和应用示范。同时,突出重点,建立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争取重大任务,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系统性重大成果的产出。 

联合合作方面,切实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建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为一体的研究团队;建立长期研究基地;建立研究所-科研人员-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2015年,地化所和贵州省联合共建的中国科学院贵州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将在矿石综合利用、矿物材料和矿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矿山环境污染修复治理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工程建设。 

从创业到创新,地化所走过了50年历程。回顾过去,我们为地化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展望未来,地化所人倍感任重而道远。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地化所将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贡献国家、创新文明为宗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和谐奋进,再创新的辉煌。

文/陈娟弘 )

刊于贵州日报 2016-09-02 08版 专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