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第一讲活动开讲。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供图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卜浩健 广州今年启动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主办单位广州市科协和广州市教育局将组织优秀科学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广州地区中小学生面对面举办优质科普讲座。3月28日上午,广州市科协和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第一讲活动开讲,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担任第一讲主讲嘉宾。当天上午,广州市委副书记欧阳卫民向欧阳自远院士颁发了“广州航天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书和“广州市委党校客座教授”聘书。市二中学校长向欧阳自远院士颁发“广州二中应元英才计划院士导师”证书。
今年将在全市举办50场
“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
近年来,市科协通过开展科普大讲坛、“千师万苗”工程等活动,也组织了许多优秀科学家面向广州市民作科技报告或科普讲座,钟南山、张景中、周福霖、瞿金平等许多院士专家都曾担任过主讲嘉宾。然而,长期系统有针对性地组织优秀科学家到学校开展科普讲座的活动则还未做过。
为此,2017年3月起,市科协和市教育局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继第一讲活动之后,3月29日至31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白武明、徐邦年、潘习哲等3名专家将在广州中小学校连续开展9场科普讲座。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计划在2017年举办讲座50场左右,从2018年起,争取每年举办讲座超过100场。
依托中国科协资源
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参与
据了解,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将依托中国科协的网络资源和人才智力资源,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包括两院院士(驻穗院士)、高校教授(教学名师)、自然科学类学(协)会等科技社团专家、企业科技研发专家组成广州科学传播专家讲师团,走进广州地区各中小学校,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科普讲座。
讲师团成员可通过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等形式,由市科协和市教育局进行审核,通过审核者将授予广州科学传播专家称号,并颁发聘书,所授课程也将纳入年度授课计划。讲师团将由市科协负责统一管理,在市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的配合下协调授课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讲师团的授课计划由市科协和市教育局提前通过调研了解学校和学生需求后,结合专家的时间安排拟定,并于每年年初印发到各中小学校,由校方进行“点餐式”选课。选课后再由市科协负责组织安排讲师团成员授课。
开讲
人类未来可能将建立
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
3月28日上午,欧阳自远院士为广州市第二中学500多名学生作科普讲座《中国的探月梦》,详尽讲述中国月球探测的历程以及“嫦娥工程”的探月使命。欧阳自远透露,中国今后要探索火星。预计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逐步进行下列科研目标的探索:1.探测火星的生命活动信息;2.为火星本体的科学积累资料;3.探讨火星长期改造以及移民的可能性。
中国探月计划“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月球,各国科学家正围绕月球上氦-3的储量、采掘、提纯、运输及月球环境保护等问题悄然开展相关研究。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特别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被科学家们称为“完美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可能将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把月球作为登上更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欧阳自远表示,“现在,世界各个大国都拥有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探月计划的当前形势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欧阳自远介绍,中国的月球探测发展战略与长远目标分为三个阶段:探,登,驻。“探”指的是无人月球探测(2007-2017);“登”指的是登陆月球进行科学研究和探测;“驻”指的是将来在月球驻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
嫦娥三号拍摄的月面照片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欧阳自远谈到了现在仍在进行的绕月探测“嫦娥工程”,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2016年8月4日,嫦娥三号正式退役。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其拍摄的月面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据悉,这些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照片和数据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嫦娥三号降落的地方被命名为“广寒宫”。而其旁边的二十八个大坑,由中国二十八星宿命名。
知多
院士眼中的月球
在用望远镜观测前,人们一直以为月亮是个光滑的天体,像太阳一样自身发光,但是伽利略透过望远镜发现,月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一样,有高峻的山脉,也有低凹的洼地。他还从月亮上亮的和暗的部分的移动,发现了月亮自身并不能发光,月亮的光是透过太阳得来的。月球上的阴影,是由于经年累月宇宙中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欧阳院士说,月球是没有磁场的,行星质量越小,内部越早固化,越早终结。简单来说,就是失去了活力,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年龄”,也会“生老病死”。月球是一个接近死亡的行星。
(原标题《广州启动“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
本篇文章来源于 《南方都市报》 (2017-03-30)|(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卜浩健)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7-03/30/content_18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