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矿业报】中科院院士胡瑞忠:从三方面破解关键矿产高效利用难题

发布时间:2021-12-24

  “关键金属矿产在新兴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用途,要解决其开发利用难题,必须在关键金属矿产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分离理论三方面实现突破。”在近日召开的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战略性矿产和矿物新材料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瑞忠表示。

  胡瑞忠说,关键矿产主要指现今社会必须安全供应且存在高风险的矿产,尽管各国政府定义的关键矿产有所不同,关键矿产清单不断更新,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要以“四稀”(稀有、稀土、稀散和稀贵金属)矿产为主。关键矿产因其独特的材料性能(极度耐热、难熔、耐腐蚀以及优良的光电磁等)以及储量有限且空间分布极不平衡造成的稀少,在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低碳技术发展迅猛的新形势下,具有“三性”(不可替代性、爆发性、战略性)特征,对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胡瑞忠表示,我国关键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优势关键矿产传统优势不断减弱,尤其是基础研究薄弱、资源家底不清、战略统筹不足等原因,已对我国关键矿产资源的准确勘查、高效利用形成严重制约。

  胡瑞忠认为,矿床学主要研究成矿元素如何从源区析出,通过何种方式运移,怎样在局部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确定成矿金属的源-运-聚过程是建立成矿理论的核心。我国传统大宗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相对成熟,而关键金属矿产稀、细、伴的主要特征,导致难示踪、难辨识、难分离,制约了关键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和分离理论的突破。

  胡瑞忠表示,科学和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为解决关键金属矿产“三难”创造了条件,要围绕建立“低丰度金属元素超常富集过程与驱动机制”核心科学问题,揭示地球系统关键金属元素的源-运-聚过程规律,建立关键金属成矿理论体系,提高关键金属成矿预测水平,预期可在发现关键金属矿床、实现重稀土和稀散金属矿床理论创新、确定花岗岩-伟晶岩型稀有成矿带、提出Nb和REE的赋存状态和高效分离理论等方面有重要突破。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矿业报》 (2021-12-21 头版)|(作者 王琼杰)

  原文链接:https://mp.zgkyb.com/m/news/5389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