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刘再华研究员在地学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提出有效估算大气CO2源汇新观点

发布时间:2010-04-14

 

在最新一期的地学国际顶级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地球科学评论》上,地球化学所环境地球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再华研究员等的关于碳酸盐风化碳汇的研究成果尤其引人关注,这篇题为“大气CO2源汇估算的新方向:综合考虑碳酸盐溶解、全球水循环和水生生物光合作用的共同影响”的文章,是继他们“发现全球水循环中的溶解无机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碳汇”研究成果(该成果获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的基础上,再次在国际上全面系统阐述自己的新观点。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碳减排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潮流。然而,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全球大气CO2 汇的位置、大小、变化和机制至今仍不确定,各国科学家对此观点迥异,争议很大。

目前全球大气CO2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碳汇以及陆地土壤和植被碳汇。刘再华等专家在理论计算和野外观测数据证明的基础上发现:存在一种由全球水循环产生的、重要的但先前被低估了的大气CO2 汇,它是由碳酸盐溶解、全球水循环和海洋及陆地上的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共同产生的。这个碳汇达到每年8.24亿吨,约占全球遗失碳汇的29%,或占人类活动排放碳总量的10%。 这部分碳汇中有4.72亿吨/年通过海上降水(2.28亿吨/年)和陆地河流(2.44亿吨/年)进入海洋,有1.19亿吨/年再次释放进入大气,还有2.33亿吨/年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在陆地水生生态系统中,因此,净碳汇是7.05亿吨/年。

随着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水循环的加强、人类活动排放CO2和大气圈中碳酸盐粉尘的增加,还有造林地区的增多(会引起土壤CO2的增加进而导致碳酸盐的溶解增加),这部分碳汇也将增加。同时,N、 P、 C、 Fe、 Zn和Si等元素的施肥效应可能增加由水生生物产生的有机质的储存和掩埋,进而减少返回大气的CO2通量。据IPCC评估报告中对全球变暖的预估,刘再华等专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全球碳酸盐风化碳汇增加21%,或1.8亿吨/年。当然,对这个碳汇强度估计的不确定性他们还在做进一步的研究。

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权威评审专家认为,该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提出了有效估算大气CO2源汇的新方向和新方法。由于该研究是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以碳酸盐风化、全球水循环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为主线,综合考虑了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对大气CO2汇的贡献,因而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环境室 供稿)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化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
5月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中科院昆明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郭锐,监审处处长高峰参会指导。会议由党委书记、副所长陈敬安主持。
2023-05-05
地化所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蒸发沉积成因的蓝辉铜矿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阳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细粒月壤进行细致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首次发现了具有蒸发沉积特征的蓝辉铜矿矿物(Cu1.8S)。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月表硫化物发生气化沉积作用的直接证...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