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贵州日报报道《打井 集雨 节水——喀斯特岩溶地区科技抗旱三记》
发布时间:2013-08-19

8月15日,贵州日报09版“科教时空”版面就喀斯特岩溶地区科技抗旱进行了采访报道,其中,普定陈家寨示范区的集雨浇地的有效蓄水方式让当地村民深深受益,这种蓄水灌溉模式一举多得,不仅能蓄水灌溉,而且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效解决旱情发生时的农业用水困难。报道全文如下:

 

打井 集雨 节水

——喀斯特岩溶地区科技抗旱三记 

 

核心提示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表裂缝众多,水土流失严重,很难存住水,雨水直接从石头缝隙流入地下。尽管我省的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但每逢遭遇干旱,这些地方往往是受灾最重的地方。

如何破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抗旱难题,我省科技人员通过引进开发新技术,摸索出又快又准打井找水、利用道路积蓄雨水、润湿灌溉节水等抗旱新招,为岩溶地区抵御干旱等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省地矿局111地质大队为旱区群众打井抗旱

 

  打井记

8月7日,织金县桂果镇,省地矿局111地质大队为绮陌村打出的第一口井开始抽水,高级工程师杜建新对乡亲们说——

 

这口井可以世世代代用下去

8月7日,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11地质大队工作组像往常一样,一大早便驱车赶往织金县桂果镇绮陌村祁家寨组。骄阳似火的天气,简易的工棚,丝毫无风的深山里,即便是不活动也挥汗如雨。

中午11点半左右,在距离村道几百米以外的山间里,祁家寨组的打井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准备进行抽水试验。机台旁,围满了翘首盼水的村民们。

机长陈刚蹲在出水管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哗哗涌出的水。随后,陈刚拿出一把尺子在出水口测量了几遍。“这叫三角堰,这个可比水表还准确呢。”他一边测量一边计算数据。

此时测出的过水面积为8厘米,用公式算出每小时出水量大约10吨左右,也就是日出水量达200多吨。“现在还不太稳定,我们要等抽了三个浆升且水中没有泥沙后,才能给出最后确切的出水量。”陈刚说。

井口前,布满泥浆,111地质大队钻勘施工部经理陈怡弯着腰检查着井口的出水情况。“织金县是省地矿局的帮扶县,绮陌村也是县委县政府打造农业生态旅游重点基地。这是我们在接到抗旱打井任务后在这个村里打的第一口井。”祁家寨组的打井工作结束后,这些机器又将搬至两公里外的丁家寨组。

进入8月,正值水稻扬花结果之时,持续的高温干旱,使得原本就很缺水的织金县雪上加霜。“很多村的储水池因干旱完全见底,全村人民饮水用水都很困难,就别说灌溉了。”陈怡说,由于我省特殊的地理地貌使得地表漏水严重、蓄水能力差,在作物需水关键期发生干旱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话音刚落,高级工程师杜建新得知算出的出水量跟之前预计的数据有些差距,于是立刻决定再往下加长抽水管道。“原本我们定的深度是150米,但在115米深度的地方遇到了溶洞,而现在出水量小于我们之前的预计。”

杜工介绍,绮陌村水源深,受大气的影响小,变幅不太大,因此,只要抽水实验成功,确定出水量,并安装相应的水泵后,这里的村民就可以世世代代一直用下去。

下午3点左右,工作组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绮陌村邬盐坝组,这里正进行物探。“我们用电线在预测地段拉出一个600米的剖面,供电后返回一个电阻率,我们就能看到地下的电性结构,以此来判断是否符合打井的条件。”物探工程师王天才解释,物探能解决人肉眼无法看见的岩层厚度,然后经过水文地质的分析,确定是否打井。“今天测出的岩层厚度大约是50-60米,打井条件很理想。”

村民明仕忠告诉记者,自己是过来协助物探队的工作的,“我们村世代缺水,现在打井队来了,以后再也不用远处去挑水了。”待到打井队到村里打井的时候,“我肯定会过来帮忙的。”明仕忠说。

 

◎专家访谈

地质专家杜建新:运用新技术确保每口井都能出水

记者:听说以前在贵州打一口水井,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次在织金县桂果镇打出地下水,只用了5天,为什么这么快?

杜建新:这是因为我省引进了“空气前孔锤施工工艺”的打井工艺。通过钻杆连接钻具,再连接钻头和冲击器,用气管从外面将空压机连接,以空气作为动力,在里面的冲击器就会强力向地下钻探。

贵州属于岩溶地区,由于岩石、溶洞的限制,施工难度比较大。引进了‘空气前孔锤施工工艺’后,整个施工时间最长仅需10天左右,大大增加了打井效率,并只需要3-4名施工工人便可完成。从2007年7月到2012年底,111地质大队已在全省打了近2000口井,有效帮助群众抗旱救灾。

记者:喀斯特地区寻找地下水是一个难题,我省地质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准确找到地下水源的?

杜建新:我要求自己和团队确保打的每一口井都有水。

贵州地下水丰富,但石灰岩地区比较多,水源深,管道性强,地下水分布不均匀,找水相对有难度。我们根据以前的水文资料作为基础图鉴,利用资料和多年的经验来判断某个地方是否有打井的条件,再用物探配合后确定是否有地下水。

我就好比是一名主治医师,物探工程师就如同CT医师,我们通力配合,通过实践经验与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找水、打井,不仅仅提高效率,并且增加了打井的准确性。

 

普定陈家寨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村民大旱之年迎来好收成

 

集雨记

8月7日,普定陈家寨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利用道路有效集雨的小水窖让农作物远离干旱威胁,村民黄纯燕说——

 

今年的辣椒可以卖到十月份

7月以来,普定县连续高温伏旱天气,部分山塘、小水坝干涸,农作物普遍受旱。8月7日,记者前往陈家寨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了解农业灌溉情况。

时近中午,烈日炎炎约1.4平方公里示范区的四周被连绵群山包围,平整的耕地只有315亩,主要分布在洼地和山谷底部。耕地里布满嶙峋的灰色山石,呈现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过,地里的玉米、黄豆、辣椒和梨树依然绿油油的,并未出现缺水的情况。

“因为我们做到了有效‘蓄水’!”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张林介绍,2009年以来,中科院地化所在此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运用科学方法有效积蓄雨水,让石山区的村民不再“靠天吃饭”。

指着脚下的乡村便道,张林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机耕道、乡村便道等路面能有效收集雨水,现在示范区内的道路基本都改造成这种两边高、中间低的路面了。”

记者看到,分布于示范区内各处的机耕道和乡村便道上,相隔一段距离有一条拦水埂,雨水经拦水埂流入路旁的小型泥沙池,沉淀过滤后流入蓄水池。这几年,示范区内修建的集雨道路已达10.5公里,与道路配套的蓄水池共建有15个。记者下山途中,见到不少蓄水池的水仍存有一半或三分之一。

示范区不仅利用道路“蓄水”。在张林指点下,记者看到路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黑色防水膜小水窖。“这是用高密度聚乙烯膜铺设的生态小水窖,平时下雨能收集雨水,旱情来临时提供用水。整个示范区有168个,比水泥砂浆修筑的蓄水池更环保。”

在各个蓄水池和小水窖之间有PVC管道联通,直接通往村民的田地。“村民可以方便地引水到自家地里。”张林说。

下午两点左右,记者走到山谷底部。这里除了玉米,种得最多的就是辣椒。辣椒叶子绿绿的,挂满了细细长长的果实,地里的土摸上去润润的。村民黄纯燕笑呵呵地说:“20多天没下雨,但有了小水窖,辣椒地浇水没得影响。我家的辣椒可以一直卖到10月,肯定比种包谷赚钱多啦!”

村主任陈发衡说,今年尽管全县受旱,但示范区内没有出现旱情。全村现有8个村民组2800多村民中,受益于示范区建设的村民达1500多人。

“靠近示范区的梭筛村跟着修集雨道路、建蓄水池,现在上千亩的桃树种植因为用水方便,产量都上来了。我们希望今后能在全村推广这种‘蓄水’模式。”陈发衡说。

 

◎专家访谈

中科院地化所研究员王世杰:建议道路和水窖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记者:普定陈家寨示范区是怎样探索出石漠化地区有效蓄水灌溉的新路子?成效怎样?在其他地区推广的情况如何?

王世杰:2007年我们在普定陈家寨村开始做研究。通过多年观测发现,岩溶地区的降雨只有不到5%能在山地坡面上形成地表径流,其余95%的降水都通过地下管道流走了。也就是说,要想发挥好现有的“三小”水利工程的作用,必须解决集雨面的问题。2009年我们在陈家寨示范区开展科学示范试验工作,利用乡村道路和田间机耕道的路面来汇集雨水,在道路两旁修建路坎,将雨水导入与道路配套的蓄水池中。

在陈家寨,这种蓄水灌溉模式的效果很好。有了农业灌溉用水,当地村民再不用只种玉米为生,还可以发展经果林种植和生产耗水量大的农产品,自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在印江、纳雍、毕节、晴隆推广这种山区蓄水灌溉新模式,效果都很好。

记者:在石漠化地区有效蓄水意义何在?目前面临何种挑战?

王世杰:贵州省山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3%,只有7%是盆地。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有4种:建水库、井采、地下河开发和“三小”水利工程,前三种利用方式的受益区域主要集中在坝地。而每年旱灾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山区,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三小”水利工程由于缺少汇水坡面,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95%以上降落到坡面的雨水都渗入到地下,并没有汇集到蓄水池中。老百姓用“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来形容这类蓄水池,导致旱灾来临,还是得紧急动员抗旱救灾。

陈家寨这种蓄水灌溉模式一举多得,不仅能蓄水灌溉,而且修建的道路也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从县级层面上统筹推进,把乡村道路项目和蓄水池项目捆绑一起做,就能充分利用好贵州丰富的降水资源,解决旱情发生时的农业用水困难。

 

长顺县山地节水灌溉科研教学试验基地蓄水池

 

节水记

8月7日,长顺县威远镇山地节水灌溉科研教学试验基地。石头缝里的枇杷树绿意葱茏,基地工人朱明英说——

 

这几年生产都没受干旱影响

8月7日,长顺县威远镇山地节水灌溉科研教学试验基地。虽然遭遇重旱,但记者却惊喜地发现,炎炎烈日下,栽种在石头缝里的枇杷树绿意葱茏;养殖场里,两百多只鸡鸭在山坡上撒欢、觅食,不时在水管下吸上几口水。

自今年1月以来,长顺县降雨量仅为545.6毫米,比正常年份减少3成以上。全县9条河流断流3条,33座水库中有32座达到或接近死水位。在这种重度干旱的情况下,山地节水灌溉基地是如何确保各项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我们靠的就是这些简单的集水装置积存下来的雨水,让基地在大旱之时不缺水。”贵州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薛文韬指着大大小小的集水池和蓄水罐说,这就是他的导师、农学院副院长程剑平教授所开发的“覆膜集雨、润湿灌溉”技术带来的成效。

利用天然形成的低洼地势,进行简单的地面平整,铺上抗腐蚀、耐热、环保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周围用石块压实,围绕水池搭建几块集雨板,一个仿若天然的池塘便在岩石中安了家。据介绍,一个40平方米的集雨池,可比传统水窖节约资金2000余元。

石山旮旯里散布着大小不一的17个集水池,另有11个蓄水罐存积着从集水池里过滤、抽取出来的水。基地工人朱明英说:“基地最多时养了2000多只鸡鸭,还有坡上种植的400多株桃树、柿子、枇杷等,全部都靠水池里蓄的水,这些年的生产几乎都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 

基地的苗圃里,果树的根部套着一个个塑料盘,有的是略倾斜圆盘形状、有的是正方形多凹槽漏斗状,这是润湿灌溉装置,它们能够收集雨水并且实现匀速保湿的“润湿灌溉”,使水的高效利用得以实现。

薛文韬告诉记者,依靠“润湿灌溉”技术,基地实现了5倍于当地传统种植、养殖方法的经济效益。

  

◎专家访谈

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程剑平:集雨未雨绸缪 节水惜雨如金

记者:通过几年的技术示范,您对贵州抗旱都有哪些思考?

程剑平:贵州每年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但贵州年降雨量平均达1200毫米,天然降雨十分丰富,不是资源性缺水地区。只要我们改变观念,增加投入,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未雨绸缪积极集雨蓄水,同时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选择相对抗旱的农作物品种,就能够避免或减轻气象干旱给农业造成的损失。

记者:“覆膜集雨、润湿灌溉”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什么?对于石漠化地区抗旱能起到什么作用?

程剑平:“覆膜集雨、润湿灌溉”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针对贵州实际自主研发的一套高效集雨与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这套技术体系主要由高效人工集雨、生态友好蓄水、润湿节水灌溉等技术环节组成。

降雨是贵州高原山地区最主要的水源来源。目前要抓住任何一场大气降雨,千方百计通过人工集水面,最大限度地汇集降雨并将其积蓄起来,为有效实施秋种改种创造条件。人工集雨面使用任何不发生渗水的材料建造而成,可以是屋顶、路面,也可以人工集雨面。

新型生态蓄水池主要是利用自然地形存在的洼地,铺设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建造。利用此技术可在广大的岩溶山区建立起星罗棋布、大小不等、经济耐用的生态蓄水池,从而为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破除旱灾困扰奠定的物质基础。

润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集雨装置来实现植物灌溉。此装置能在降雨时自动收集水分,并将其存积于土壤中,当土壤表层水分减少时,则通过土壤自身的毛细现象使其继续保持湿润状态,从而达到在无自然降雨时仍能缓慢供应水分以满足植(作)物生长的需要。与现有的灌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它能在降雨较为丰富的湿润地区,实现集水、蓄水、供水的自动动态调节。

 

(本篇文章来源于《贵州日报》, 温 烨 记者 肖 慧 王 雨)

原文链接:http://58.42.249.98/epaper/gzrb/Content/20130815/Articel09001WD.htm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化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
5月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中科院昆明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郭锐,监审处处长高峰参会指导。会议由党委书记、副所长陈敬安主持。
2023-05-05
地化所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蒸发沉积成因的蓝辉铜矿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阳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细粒月壤进行细致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首次发现了具有蒸发沉积特征的蓝辉铜矿矿物(Cu1.8S)。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月表硫化物发生气化沉积作用的直接证...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