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自主创新 引领中国
——十六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12-06-07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进口,进口,只有进口!10年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深受大型铸锻件依赖进口之苦,国外企业借机提价,价格一涨再涨,交货期一拖再拖……

即便买来图纸也造不出来,大型铸锻件“卡脖子之痛”只是那个时期我国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缩影。在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轿车仅占10%;在医药研发领域,97%的化学药品为仿制药,医疗器械设备大量依赖进口……

10年后,我国系统攻克了核电、水电、火电、船用柴油机等领域亟须的一批大型铸锻件制造关键技术,形成了一系列重大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初步实现了产业突围。

像大型铸锻件一样,我国很多高新技术领域经历了从一片空白,到追赶跨越,直至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道路上,科技创新,无疑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勾勒新时期科技发展蓝图

 

还是把目光回溯到10年前。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隐忧,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使我国在全球化的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一台PC计算机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凭消耗原材料和能源大量制造出口产品,使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我国关键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

在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激烈的科技竞争下,中国如何部署自己的科技战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2003年3月22日,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宣布并着手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003年6月,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为副组长,23个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规划领导小组,以及由11个部门组成、设在科技部的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兼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领导兼任副主任。同时,为了加强咨询,还成立了由周光召、宋健、朱光亚等18名资深科学家为成员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规划整整制定了两年,其间12次易稿。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随之颁布。这份凝聚了2000多名中国专家心血的中国科技发展新蓝图,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中央确定,全面实施规划纲要,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施重大专项,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长期科技规划绘就的美好蓝图,更需要财政、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驾护航。2006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至此,“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成为国家意志,更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应对危机,科技打了一场攻坚战

然而,回眸科技发展这10年,也并非一路坦途。

2008年年底,不期而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呼啸而至,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形势严峻。中央领导随即作出判断,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正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治本之策。随后,《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发布,国家明确了抓紧实施与扩内需、保增长紧密相关的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研发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动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主动服务企业等工作任务。

萧瑟中犹有花枝俏。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御寒”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而有效的政策和金融支持,无异于寒冬中的暖阳。

当大多数纺织企业还在“寒流”中挣扎时,如意集团却面对应接不暇的订单忙得不亦乐乎。是创新让这个企业风景独好。“对如意而言,强身健体的根本就是技术创新,强壮了筋骨,同时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企业竞争力。”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道出自己独特的“御寒之道”。

“中国要告诉世界,我们不仅有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有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技术优势,这是一个创造。”在科技部部长万钢看来,在应对危机的这场竞赛中,中国不仅没有落后,而且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为了应对危机,科技部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金融危机期间,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主动服务企业,帮助它们应对危机,破解难题,增强核心竞争力。广东一家从事低端加工制造的玩具企业,危机一来本应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但一位入驻企业的电子信息学院的科技特派员给玩具加入了“电子芯”,这个产品就变成小型机器人,价格整整提高了10倍。

据统计,当时全国共有11万余名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科技部投入6.4亿元,拉动地方省级政府投入12亿余元。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国际金融危机对科技创新,是历练是考验,也是机遇,一旦敏锐洞察这场危机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快速把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出的更迫切需求,科技就成为一把化危为机的“利剑”。

 

科技,在引领产业革命中大有担当

 

当你在上海世博园乘坐着零排放、低噪音的新能源汽车时,当你在城市里感受到半导体照明的奇光异彩时,当你对身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习以为常时,也许你并不知道,正是5年甚至10年前,我国对这些技术领域和产业进行系统性、前瞻性部署,才有了今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在一张毫无技术准备的白纸之上发展的。”在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看来,“十五”“十一五”期间科技的超前准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重大专项的前瞻性战略决策,为今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用近1/5的篇幅,勾勒出我国未来15年关系国计民生的一批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着眼于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在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强大引擎,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激活创新能量的举国体制的新实践。

5年前,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还是空白,进口芯片比进口石油花的钱还多得多;5年之后,我国构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按照上下游配套进行系统部署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目前,集成电路重大专项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取得突破,集成电路装备专项12英寸65—40纳米介质刻蚀机产品进入国际主流企业生产线。

集成电路专项只是重大专项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核高基专项“申威1600”高性能CPU产品,成功应用于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宽带移动通信专项TD-SCDMA形成了以国内企业为核心,从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到应用较为完整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正是实施了像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油气开发等重大专项,才将一个个庞大的产业链串联起来。

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根据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启动重大工程,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合作、协同创新,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发展的新思路。

除了重大专项,科技部早在本世纪初就启动了电动汽车专项、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等,通过科技计划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才使我国实现了从“学生”到引领者的身份转换。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走过道路,正是我国科技领域从追赶到跨越的典型例证。

科技部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系统部署、联合攻关、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

一方面,在涉及信息技术、生物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激光快速制造装备研制成功;抗肿瘤新药凯美纳获得生产许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逐步拓展到民用领域;首台海上6兆瓦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并完成安装。

另一方面,一批重点示范工程成效显著。37个“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LED)应用试点城市,集中了近4500家半导体照明企业,总产值约1400亿元,应用灯具超过420万盏,年节电超过4亿度。25个“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城市,已运行各类电动汽车1.5万辆,新能源汽车实现小批量生产,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在北京建成;2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大运会示范运营,载客量突破604万人次。8年前,中国半导体照明上游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下游应用刚刚起步,功率芯片全部依赖进口,而现在一条从上游到下游集成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具备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正在形成。“金太阳”示范工程支持荒漠并网、建筑一体化、园区集中连片式光伏发电等343个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1300兆瓦。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在河北张家口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建成了世界上首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和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电站,实现了新能源并网、关键设备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也为我国电网接纳大规模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示范。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进展顺利,在长三角地区完成200万户NGB试验示范网建设,入户带宽100M。

 

科技,在惠及民生中“润物无声”

 

吞下一颗胶囊,8小时后排出体外,医生就能从中了解病人体内消化道视频图像,从而进行诊断治疗……像这种胶囊内窥镜、脑外科辅助手术机器人、骨外科远程辅助治疗机器人、人工心脏等医疗机器人技术,已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而是已经或即将进入临床应用。

这只是医疗领域民生科技成果一个小小的案例。“我国正进入一个科技惠及民生、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技支撑提供更好的服务产品。”万钢说,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科技创新都密不可分。

最大的民生就是“吃饱吃好饭”。2011年,我国实现了粮食连续第8年增产,科技功不可没。由于加强种业科技创新,目前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取得了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的世界新纪录。“‘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科技部农村司司长陈传宏说。通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十一五”以来,在12省累计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8.35亿亩,5年共增产粮食4866.48万吨,亩产平均增加58.26公斤,单产增长率为11.58%,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同时,12个省将已有的单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出180套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先后启动了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畜禽良种新品种选育等一批项目。5年共选育农林动植物新品种2300个,成果应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1300多亿元。全国近90%的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特派员数量已达17万人,直接服务近900万农户,辐射带动5700万农民。

2011年,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强调要推进民生科技创新,加快民生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科技真正惠及百姓。“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在全国17个省区85个县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推广300余项适用技术,受益患者近50万人。开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试点,推广应用600余套产品,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社会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强化。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燃煤电站锅炉脱硫等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相比原技术,实现年节电4.2亿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0%以上;建成我国首个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地质封存示范工程。

 

科技,在深化体制改革中释放活力

 

1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成果显著,硕果累累。目前,我国科技资源总量稳定增长,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8610亿元,全国R&D人员预计达到280万人年,继续位居世界首位。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研质量进一步提升,2011年,国际科学论文和专利授权总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7位。

在科技资源总量和科研产出增长的背后,科技部门也直面现实,着力解决科技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如科技与经济结合存在“两张皮”,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确立,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储备明显不足,创新能力难以支撑作为经济大国的持续健康发展等。

“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万钢表示,要通过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等,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中的决策、投入、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加大研发投入。

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使产学研真正紧密结合。“现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围墙正在变矮。我们要鼓励产学研打破围墙,支持他们组建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同时,一些新型的研发组织日趋活跃。”万钢说,在广东、深圳等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他们以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创新作为其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跨行业产品创造作为主营业务范围,以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作为主要资本结构,以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商业模式,显示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10年来,科技管理体制本身也在进行改革。科技资源分散,封闭还比较严重,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依然存在,投入效率还不高,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亟待改进。2011年,科技体制改革在进一步深化,在资源配置方面,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努力打破计划界限,推动协同创新,形成按重大任务配置资源的新机制;在管理制度方面,修订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等管理办法,明确过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强化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加强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和督导;在立项机制方面,采取公开发布指南、拓宽征集范围、网络视频评审、凝练备选项目、推进信息公开等重点措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公正、透明;在经费管理方面,设立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简化优化预算编制、调整程序,增加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强化经费使用纪律和监督责任,使经费管理既符合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又符合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和财经纪律要求。这一系列科技新政的实施,旨在促使科技管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前行。

万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统筹发挥好政府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革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

此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还将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引导和支持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加强诚信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落实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10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科技人员充满激情地向未知世界、向前沿领域开展更深更广的探索,探月工程顺利实施,嫦娥一号首次实现国人登月梦想,嫦娥二号更是到150万公里以外的深空进行探测,让我们飞得更远;我国自主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5188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作业的能力,让我们潜得更深;“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在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国高速铁路网上驰骋,并创造了486.1km/h的运营列车世界最高试验速度,让我们跑得更快更稳;在量子通信领域建成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让我们用得更安全……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加辉煌的明天!

 

《科技日报》(2012-06-06 一版)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记者 陈磊)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06/06/content_478028.htm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化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
5月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中科院昆明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郭锐,监审处处长高峰参会指导。会议由党委书记、副所长陈敬安主持。
2023-05-05
地化所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蒸发沉积成因的蓝辉铜矿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阳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细粒月壤进行细致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首次发现了具有蒸发沉积特征的蓝辉铜矿矿物(Cu1.8S)。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月表硫化物发生气化沉积作用的直接证...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