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科学报】喀斯特生态环境监测者-记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发布时间:2014-01-22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王珊
 
在中国科学院下属100多个研究所当中,地球化学研究所可谓独具特色。贵州多喀斯特地貌,中科院地化所的研究重点,自然少不了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研究。而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则是地化所研究喀斯特生态的重要平台。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来到普定,体验了一把野外台站的生活。
 
“看!这是有名的夜郎湖,它现在是安顺市区的主要水源地。”上午9点,尚未从睡意中清醒的记者还没来得及探寻声音的来源,就把眼睛贴在车窗上向外看,试图寻找夜郎古国的遗迹。蒙蒙细雨中,夜郎湖镶嵌在群山之间,曲折错落,温润柔软,给记者平添了几分惊喜。
 
“转过弯,马上就到普定站了。”身旁的中科院地化所副研究员白晓永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淙淙的流水,林立的实验基地……夜郎湖的美丽,让记者在心里开始勾画普定站的形象。然而,越野车一路过去,坑坑洼洼的小道,稀稀疏疏的灌木,石头垒成的围墙,难寻踪迹的水面……普定站到了,一幢三层高的小楼,楼前“中国科学院”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普定站,如此简单!
 
一旁的普定站副站长黎廷宇博士仿佛看穿了记者的心思。“别看它简陋,科研人员在这里做的工作可不少。走,跟我去转转。”
 
爬过一道低矮的山梁,映入眼帘的是一片80平方米左右的平地,里面有4台白色的柜式“冰箱”,上部的显示屏有一道道数据在闪动。“这就是我们的微型气象站,它能每5分钟自动记录降雨量、温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土壤含水量等十几项气象参数。”白晓永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站内的监控设备,及时查看气象站内的情况,也可以爬到山上手动抄录数据,以供科学实验使用。
 
穿过山坡,山脚下架着几组四方形的白色金属管子,看上去就像是种植葡萄的架子,长约22米,宽约2米。“别小看这些架子,这是我们的径流场,用于人工模拟降雨土壤侵蚀试验。通过这个场地,我们可以观测在强降雨、小雨等不同降雨情况下,雨水带走土壤的具体数值。”白晓永说。
 
黎廷宇告诉记者,虽然普定位于西南,降雨丰富,但该县85%的国土面积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坡地坡面径流入渗严重,年径流系数极低,小于5%,远低于该地区40%~50%的流域径流系数。因此,了解不同的降雨量对土壤的影响非常重要,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作用。
 
走过径流场,路边一个四四方方的水泥平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这个平台被均匀地划分为五等份,有的小格子摆满了大小不等的石灰岩碎片,有的铺满了灰褐色的泥土,还有的小格子中既有石块,也有泥土。唯一相同的是,每个小格子里都插着黑色和白色的管子,管子的另外一端被安放在平台下方的小池子里,每一个小格子对应一个小水池。记者看了看旁边的标识牌,上面写着“喀斯特环境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水—碳通量模拟试验场”。
 
在喀斯特地区既有裸岩,又有草地、灌木丛、农用地等不同类型土地。白晓永告诉记者,定量评价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产生的土地利用以及覆被变化对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天然的喀斯特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复杂,边界和径流排泄量难以准确确定,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关评价的精度。“利用这个试验场得来的数据,科学家可以评价各种类型土地利用对喀斯特水—碳通量的影响。”白晓永说。
 
“野外台站远离贵阳,远离地化所大本营。这里的条件很艰苦。但对于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说,要想从事喀斯特生态环境的相关科学研究,它却是一个难得的舞台。”在白晓永的心目中,观测站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黎廷宇告诉记者,于2012年建成的普定站,其定位是中国西南喀斯特野外研究的中心站,接下来,地化所将逐步把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清镇、荔波、晴隆、纳雍、印江等地建设成普定站的监测点。“我们的目标,是集聚国内外科技力量,对喀斯特地区资源、生态、环境有关的综合性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开放、共用性的研究。”
 
本篇文章原载于 《中国科学报》 (2014-01-22 第1版 要闻)|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王珊)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化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
5月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会暨满意度测评会。中科院昆明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郭锐,监审处处长高峰参会指导。会议由党委书记、副所长陈敬安主持。
2023-05-05
地化所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蒸发沉积成因的蓝辉铜矿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阳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细粒月壤进行细致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首次发现了具有蒸发沉积特征的蓝辉铜矿矿物(Cu1.8S)。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月表硫化物发生气化沉积作用的直接证...
2023-04-27